2018-2019学年粤教版选修3-5 第二章5.德布罗意波 学案
2018-2019学年粤教版选修3-5  第二章5.德布罗意波 学案第1页

课堂互动

三点剖析

一、德布罗意波

德布罗意波也称为"物质波"或"实物波",是对微观粒子所具有的波动性的描述,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在1924年首先提出的.他把当时已发现的关于波粒二象性这一事实加以推广,提出一切微观粒子也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的论点.他认为19世纪在对光的研究上,只重视光的波动性,忽视了光的微粒性;而在对实体的研究上则过分重视了实体的微粒性,而忽略了实体的波动性.因此他提出了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假设,德布罗意把粒子和波通过下面的关系联系起来,粒子的能量E和动量p与平面波的频率ν和波长λ之间的关系正像光子与光波的关系一样,即ν=,λ=且平面波沿着粒子运动方向传播(h为普朗克常量).电子衍射实验完全证实了物质波的存在,它成为建立量子力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电子的衍射和电子云

1.电子的衍射

1927年美国工程师戴维孙获得了电子束在晶体上的衍射图样.同时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也独立地完成了这一实验,从而证明了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2.电子云

描写原子或分子中电子在原子核外围各区域出现的几率的状况时,为直观起见,把电子的这种几率分布状况用图象表示时,以不同的浓淡程度代表几率的大小,这种图象所显示的结果,如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形成云雾,故称"电子云".在距原子核很远的地方,电子出现的几率几乎等于零,意味着不可能在那里发现电子;有些非常靠近核的区域,其几率也是零,也是无法发现电子的区域.

三、不确定性关系

微观粒子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个事实表明运用经典概念处理微观粒子的运动问题,其有效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1927年春,海森堡在哥本哈根玻尔研究所看到云室中的电子轨迹是那么粗大,而电子本身并没有那么大,便思索如何解释云室中的电子轨迹问题.他觉得也许是电子的位置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经过分析发现,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坐标不能同时准确地确定,它们的不确定量的乘积,约为普朗克常量的数量级,量子力学的严格证明给出Δx·Δpx≥h4π,式中Δx表示粒子在x方向上的位置的不确定范围,Δpx表示在x方向上动量的不确定范围,其乘积不得小于一个常数h4π,h为普朗克常数.上式称为不确定关系或不确定原理,它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量子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原理.

各个击破

【例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都具有波动性 B.抖动细绳一端,绳上的波就是物质波

C.通常情况下,质子比电子的波长长 D.核外电子绕核运动时,并没有确定的轨道

解析:任何物体都具有波动性,故A项对,对宏观物体而言,其波动性难以观测,我们所看到的绳波是机械波,不是物质波,故B项错.

电子的动量往往比质子的动量小,由λ=知,电子的波长长,故C项错.

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规律是概率问题,无确定的轨道,故D项对.

答案: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