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四年级下《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 四年级下《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第1页

  第一课时 小数的意义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2~33页例1和做一做。

   教材选择学生熟悉的教室情境,通过实际测量经历"小数产生"的过程,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再利用米尺作为直观教具,通过3个层次让学生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和十进分数的关系,进而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小数相关知识做好准备。

  (二)核心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借助直观模型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数感,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汇报交流,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感受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

  2.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直观模型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并通过类推,掌握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意义,认识它们的计数单位。

  3.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渗透十进位值制的思想,发展数感。

  (四)学习重难点

  沟通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

  (五)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小数的意义》名师教学课件、学习单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用米尺测量桌子的长度,记录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预习课本第32-33页;

  (3)搜集生活中的小数,并做好记录。

(二)课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