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1电流的热效应 第1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1电流的热效应 第1课时 教案第1页

            1.6电流的热效应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实验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导体的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重点通过实验研究方法研究导体通电时发热与导体的电子之间的关系.

2.了解电流热效应跟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并能够用焦耳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了解生活中应用焦耳定律的例子,了解节约电能的一些方法.

过程与方法

探究电热影响因素,体会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介绍焦耳对电热探索的过程,引发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电流热效应;探究电热影响因素;理解及应用焦耳定律.

教学难点

电热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对焦耳电律的理解.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电阻与电流的热效应

【问题】问:①白炽灯通电以后,一会儿热得烫手②电饭锅通电以后能把生米煮成熟饭③电流通过导体时能使导体的温度升高在这些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如何?

【回答】电能变成内能,电流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热效应是每一种用电器使用时都会出现的;电热器就是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装置.

【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电风扇,摸触电动机部分会发热,导体通电时发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演示】研究导体通电时发热的规律

实验器材:①阻值不同的电阻丝A 、B②两烧瓶质量完全相等的煤油③两支温度计④电源⑤导线

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装一根电阻丝,A瓶中电阻丝的电阻比B瓶中的小,串联起来,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实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