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沪科版必修1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一) 第1课时 学案
2018-2019学年沪科版必修1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一)    第1课时   学案第1页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目标定位] 1.理解速度概念,知道速度公式和单位.2.理解平均速度概念,会利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问题设计]

自行车和汽车都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单向行驶,自行车在30 min内行驶了8 km;汽车在30 min内行驶了50 km;百米比赛中,运动员甲用时10 s,运动员乙用时13.5 s.

(1)自行车和汽车哪个运动得快?你是如何进行比较的?

(2)运动员甲和运动员乙哪个跑得快?你是如何进行比较的?

(3)汽车和运动员甲哪个运动得快?你又是如何进行比较的呢?

答案 (1)汽车运动得快,相同时间内位移大的运动得快.

(2)运动员甲跑得快,通过相同位移所需时间短的跑得快.

(3)比较两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可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

汽车:==≈27.8 m/s

运动员甲:==10 m/s,

所以汽车运动得快.

[要点提炼]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式:v=.其中s是位移,不是路程.

说明 速度的定义方法是比值定义法.比值定义法是高中常见的一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被定义的物理量不是由其他两个量决定,即不能说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初中曾学习过ρ=、R=也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

3.单位:m/s,1 m/s=3.6 km/h.

4.方向:速度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注意 (1)当比较两个速度是否相同时,既要比较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较其方向是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