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3《宋明理学》学案(人民版07版必修3)
历史:1.3《宋明理学》学案(人民版07版必修3)第1页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节 宋明理学

学案

【课前思考】

宋代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在预习中,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

【本课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4.【重难点突破】

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在学习中,首先要分析清楚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在整体把握理学发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发展阶段的认识。另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理学的基本特征。再与此前已归纳的儒学的基本特征相比较,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趋势的了解。

【知识梳理】

一、理学出现的背景

1.儒学面临的困境:汉末至唐末五代,儒学的统治地位不断遭到挑战和削弱

原因:①社会动荡,军事割据和混战,冲击儒家构建的一套政治和伦理方面的统治秩序。

   ②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冲击(同时又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2.唐朝中后期,韩愈和李翱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儒学的复兴和理学的创立的先声。

 ①韩愈: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何渭"道统"?"道统"观念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唐代韩愈明确提出道统说以来,儒家学者在思考儒家与佛、道两家的关系时,道统一直起着明确自我归属的作用。在儒家内部,道统则起着划分学术与学派界线的作用。道统思想是儒学发展的一个内部动力,同时又对儒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②李翱: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3.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促使士大夫掀起一场儒学复兴运动,为理学的创立奠定基础。

  (1)主张:

①推崇尊王攘夷,认为唐朝政治的弊端是不尊重儒家的纲常伦理,把政治失败归结为思想的迷乱。

②:主张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

③:文化上;强调"华夷之变",将佛教和道教视为夷狄之教。(为复兴儒学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