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沪科版选修3-5 裂变及其应用 第1课时 学案
2017-2018学年沪科版选修3-5   裂变及其应用  第1课时  学案第1页

5.2 裂变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知道重核的裂变反应和链式反应发生的条件.2.会判断和书写核裂变方程,能计算核反应释放的能量.3.了解核电站的安全性能及核废料的处理.

一、核裂变和链式反应

[导学探究] 如图1为铀核裂变示意图.

图1

1.铀核裂变是如何发生的?

答案 铀核的裂变

(1)核子受激发:当中子进入铀235后,便形成了处于激发状态的复核,复核中由于核子的激烈运动,使核变成不规则的形状.

(2)核子分裂:核子间的距离增大,因而核力迅速减弱,使得原子核由于质子间的斥力作用而分裂成几块,同时放出中子,这些中子又引起其他铀核裂变,这样,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形成链式反应.

2.铀核裂变在自然界中能自发进行吗?

答案 重核的裂变只能发生在人为控制的核反应中,在自然界中不会自发地发生,故铀核裂变不会自发地进行.要使铀核裂变,首先要利用中子轰击铀核,使铀核分裂,分裂产生更多的中子,这些中子继续与其他铀核发生反应,再引起新的裂变,这样就形成了链式反应.

[知识梳理] 对核裂变和链式反应的理解

1.核裂变

重核被中子轰击后分裂成两个质量差不多的新原子核,并放出核能的过程.

2.铀核裂变

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其产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种典型的反应是U+

n→Ba+Kr+3n.

3.链式反应:铀核裂变时,通常会放出2到3个中子,这些中子可以作为新的"炮弹"轰击其他的铀核,使裂变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这种反应叫做链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