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教案2)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教案2)第1页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此次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以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危机的不同方式和道路。

2、评价大危机的影响和法西斯势力掌握政权造成的后果

3、理解在经济大危机面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选择的不同道路,其中德、日走上扩军备战、对外扩张的法西斯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两个策源地由此形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德国、日本法西斯势力掌握政权的原因

难点: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928年美国总统柯立芝发表国情咨文:"自美国建国以来,未有本届之兴旺繁荣......进入美衣美食豪奢之境地,今日之成就,十足快慰。我国未来之前途,实很乐观。"他对美国社会得意洋洋,满怀信心。这反映美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被称为"柯立芝"繁荣。然而,这一切却在1929年10月出现了巨大转折。

问:美国为何会此时发生经济大危机?

答: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导致美国贫富差距扩大,社会购买力受到限制。还有股票市场投机狂热,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市场的虚假繁荣。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导致经济大危机爆发,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国家。

问:此次经济危机有何影响?

答:(1)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①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人口增加,社会矛盾激化,各国普遍出现了群众运动②法西斯势力乘机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2)国际: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

②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世界市场,引发全球范围内激烈的经济战

③加速了世界大战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