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第1页



  一、导入: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劳动人民勤劳聪明,比如我们曾经学过的《称象》,讲的是人们用智慧称出大象的重量。今天,请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穿越时空,来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看看这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展示课件)在这波涛汹涌的黄河边,人们正在干什么呢?(板书:捞铁牛)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那就让我们带着同学们的疑问一起走进课文。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 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 从课题上看重点应该写什么?

  (2) 默读,找出描写捞铁牛的经过部分。(课文的第三--第六自然段)

  (3) 可见课文可分为几部分?(三部分)

  (4) 如果捞铁牛的经过部分再分为"准备工作"和"捞出一只只铁牛"的两部分的话,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四部分)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四部分来进一步学习课文。

  三、深入深究,读懂课文第一部分。

  1. 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为什么要捞铁牛?(因为八只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河水冲断浮桥,铁牛也就被冲走,馅进淤泥。要修浮桥,必须要捞起铁牛。)

  2. 铁牛有多笨重呢?(课件示铁牛资料)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没有打捞工具?(没有)有没有科学简易的打捞方式?(没有)可见,要打捞这八只大铁牛是多么的不容易!

  3. 人们都在为这个难题议论纷纷,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当时岸边的人们都在议论些什么呢?(这么笨重的铁牛,谁能捞上来啊)

  4.铁牛不但沉,而且还陷在淤泥里,打捞铁牛真是难上加难啊!就连大力士也不行啊!正在这个时候,怀丙出现了,他说了什么?

  他这句话一出口不要紧,岸上的人们发议论开了:"这是谁啊,真能说大话,让水送回来,难道水能倒流不成?"

  5.文中对怀丙是怎么评价的?(出色的工程师)什么是出色的?(极好的,超出一般的工程学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笔墨走进怀丙,到捞铁牛的现场去看一看怀丙是怎么一步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看法的呢!

  四、学习第二部分: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1.怀丙马上就开始打捞了吗?(没有,而是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哪个自然段介绍的?(3段)

  2.指生读3自段,概括出要点:(1)摸清铁牛沉没的位置;(2)准备两只大船,船里装满泥沙;(3)两船拴紧,跨船搭架;(4)铁牛和木架两端,用绳子相连。

  3. 欣赏视频:再请学生按顺序简要复述准备工作。(用上"先......然后......再......又......)

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他的出色。("很大"的船,小船容易翻;"停稳")

  4. 读懂了这一部分,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充分的准备。)

  小结:认真读书,读懂内容,然后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一种读书方法。

五、哪几个自然段写到打捞第一只铁牛的经过?(第四、五自然段)哪个自然段写打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