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

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

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方法与过程: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情感与价值: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教法设计

  1、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疑难问题解决办法

  1、因为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究过争购减起来的, 因此,在教学是应该按照儿童学习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体验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一种创新工具的欲望。

3、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成功的体验,以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课本例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小木块、曲别针、硬币、铅笔盒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数学课上我们都经常用到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屏幕上出示:课本、练习本、铅笔、铅笔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