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三单元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三单元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学案第1页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的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了解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过程;分析战争初期苏军失利。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通过二战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分析各国对法西斯态度的变化。   

  一、德国入侵苏联

  条件

  (1)蓄谋已久: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

  (2)德国优势

  ①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②1941年,希特勒占领和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

  (3)苏联准备不足:战争爆发前苏联存在严重的问题与失误,准备不充分。

  战况

  (1)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2)初期战况:苏军英勇作战,但遭受了惨重损失。北路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中路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南路德军攻占基辅。

  [特别提醒] 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失利,除了苏联方面的原因外,还与德军的军事力量相对强大有关,苏德战争爆发时,德国已经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背景

  (1)德国在欧洲侵略的得手刺激了日本的野心。

  (2)1940年7月,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妄图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这严重威胁到英美等国的利益。

(3)1940年9月,日本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并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