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页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和91页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际的观察,正确判断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根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3.能有次地观察、有根据地判断实物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掌握思考的着落点。

4.能对观察物体有兴趣;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左面和右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玩具。

课前准备:

四人一组,围桌而坐,将每组中座位的四个位置编为1、2、3、4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出示:奇妙的画

图上画的是什么?这幅画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吗?

学生边看边想,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把这幅图颠倒,让学生对比这两幅画。有什么启发?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观察物体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照片,激活经验。

1.观察教室照片。

(1)谈话引入,观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