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导学案
历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导学案第1页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学习目标

1、能记住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及其主张。

2、会运用所学知识对李贽和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进行简单的评价。

二、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三、学法指导:探究法,比较法

四、课前知识梳理:

(一)、"离经叛道"的李贽

1、李贽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思想主张

①李贽是 明朝 后期的思想家,自称"异端",指出 孔子 不是天生圣人, 儒家经典 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认为是非标准依照 时代变化 而变化,反对以 孔子的是非 为标准。

②批判道学家" 存天理 , 灭人欲 "的虚假学说,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 人伦物理 ",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对 君主专制 的抨击

(1)主张 :

①从明亡的历史看到了 封建专制制度 的腐朽,对 君主专制制度 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 君主专制 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 天下为主 ,君为轻 "的民主思想。主张以" 天下之法 "取代皇帝的" 一家之法",从而 限制君权 ,保证 人民 的基本权利。

(2)评价: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 反专制 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倡导 经世致用

(1)主张:

①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 经世致用 的思想。主张走出家门,到 实践 中求真知。

②提出"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