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导学案及反思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导学案及反思第1页

第2课 匆匆

课 型:新 授 课时数:2课时 上课时间:

主备人:沈芳 审 核:六年级组 执 教:

学 案  教 案 一、预习检验,我来夺冠

1、给带点的字注音:

凝然 头涔涔 泪潸潸 徘徊 薄雾 尽管

2、看拼音写词语:

nuó yí zhēng róng pái huái líng lì chì luǒ luǒ

( ) ( ) ( ) ( ) ( )

3、比一比,再组词。

掩( ) 裸( ) 凝( )

淹( ) 棵( ) 疑( )

俺( ) 棵( )

4、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燕 藏

4、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徘徊-- 空虚--

5、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徘徊-- 空虚--

二、美文美读,由我做主

1、开火车朗读课文。

2、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大家听。

3、互相评议、挑战。

4、读后交流不理解的字词。

三、入情入境,心心相印

1、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2、分段解读文本:文章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

3、在读书中你对哪些内容挺喜欢?有收获要跟大家交流。还有些什么问题想提出来讨论?

出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它到那里去了呢?

(2)、作者用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是要说明什么?(说明这些事物有去有来)

(3)、紧接着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这里的"日子"代表的是什么?(时间)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什么?(时间)

(4)、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溜走了。正如作者所说"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作者讲这句话的意思。

(5)、体会"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的含义。(时间悄悄地溜走,再也没有了。)

(6)、为什么"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呢?(为时间的失去急得出汗,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而流泪)

(7)、究竟时间是怎样溜走的呢?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四、感悟品评,魅力无穷

1、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

2、汇报交流,感受语言,体会写法。

3、拓展共享:收集展示关于时间的名言、诗词、故事。

3、谈合作学习时的感受与收获

(这一环节由展示组随机点号确定回答)

4、推荐《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学生认真去读。

五、仿写练笔,随心所欲

1、展示组朗读自己的读后感,互动评议、教师相机板书,梳理多元话题。

2、阅读组谈学完本课的感受和收获。

3、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六、你争我辩,快乐无限

1、问题大比拼。

  填空。

(1)燕子去了,( );杨柳枯了,( );桃花谢了,( )。这句话作者运用了( )和( )的修辞方法。

你能仿照上一段话的写法也来写写吗?试试!

(2)( )了,有再( )的时候;( )了,有再( )的时候;( ),有再( )的时候。

也可以在充分理解些写法的基础上,自由创作一段话。

2、展示成果,构建高地:展示收获(随机点每组的某号)

3、激情回放,总结升华:展示组组长总结。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多媒体课件。

4、完成字词的自学。

5、完成学案中的二、三中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入新课。

二、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三、朗读,感受文字美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感悟,理解文本。

第二课时

一、质疑拓展,解决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交流合作体会,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学习本课的感受交流,共享提高。

三、总结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把"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在始终。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我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学习伙伴,最大限度开放了学习的内容、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提高认识。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也学会了合作。由于这种良好的伙伴关系,进一步创设了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所以学习效果好。

另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节课中体现得比较充分。几乎每个小组的学生在汇报学习成果时,都是以读为主,学生在品词析句时,把重点的词句提出来,谈感受。从读的形式看,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个人读、评读、诵读、小组合作读等。

学生在交流中方法也是各不相同,有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体会时间匆匆的流逝,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感悟,有通过背一背的方法来学习课文内容,还有的学生结合查阅的课外资料来读,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展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交流中,每一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都有事做。

当然,自主、合作、开放的课堂模式我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这节课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如:1.个别学生参与不够主动,依赖小组其他成员。2.还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没有形成系统,表达不够明确,有的地方支离破碎。3.还有的学生不能认真地听别人的发言。针对这些问题我在课后和个别同学作以交换,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讨论,并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们表示在下节语文课上会有所改变。新课标第一网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的心情很愉快,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乐趣,那种喜悦是无可替代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要努力学习教改新思想,大胆实践创新,让每一节课都使自己和学生愉快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