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代寓言两则》教案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代寓言两则》教案第1页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借助书中的注释及工具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背诵两则寓言。

2.通过比较异同,品味有关词句,初步感受寓言的结构,寓意的表现特色。

3.通过对话形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规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的寓意。

4.认识趋、遂2个生字,会写寓、宋、谓等9个生字;理解"病""槁""亡"等字的意思。在比较中体会文言文的不同词性和"一字多义"。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难点:通过对话形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规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的寓意。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链接旧知

1.揭题导入。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画蛇添足》。学生齐读课题。

2.链接旧知。

这则寓言故事谁读过?谁来讲一讲这个寓言故事呢?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说寓言,明道理。)

二、初读正音,感知文本

学生先自由读课文,再指名读文。

(一)依托注音,读准字音。

教师随机指导读准"祠""赐""卮""遂""亡wú"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