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代寓言二则》导学案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代寓言二则》导学案第1页

   

课题 14 古代寓言二则 备课人  教师:魏润玲 审核人 马臣 学习人  学生:6年2 课型 精读课文 备课时间 2015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 )月( )日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规律"及"做多余事,反而不恰当"这则寓言所要说明的道理。 学习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教具准备 小黑板 相关资料 学习

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规律" 及"做多余事,反而不恰当"这则寓言所要说明的道理 课 时 两课时 预设指南针 成长风向标

(一)会读写

1、第一遍读文:读准字,读清词,读通顺每句话。第二遍读文:大声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读不通顺的句子或者读不明白的句子多读两遍。第三遍读文:读懂故事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2、完成工具书284页1、2、3题。

3、标注拼音,在此默写工具书283页好词。

(二)能理解 揠: 悯: 茫茫然: 谓: 病: 趋: 槁: 卮: 遂: 且: 祠:

(三)爱思考

1、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2、听录音,读准课文字音,语调,模仿练读。

3、说说你从两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敢质疑 对本文你有什么不解之处吗?请勇敢的提出来。

(五)善总结 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六)巧链接 回忆一下生活中,不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或者弄巧成拙的故事

一阶段活动:预习除障 明确目标

二阶段活动:以读促情 理解感悟

三阶段活动:质疑对抗 展示提升

四阶段活动:当堂训练 应用拓展

学以致用

把揠苗助长用自己的话写成一个小故事

1、每完成一项任务,是你闯过了一关,画一个

给自己加把劲吧。

2、自学:

"静能生慧"哦,独立闯关吧!

3、对学

完成任务以后先与同桌一起交流探究,这时要"携手前行"啊。未解决问题,待群学一起攻克。

4、群学

"思能启智"呢!对于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组内解决,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记录。提交全班,师生共同解决。

展示要求:

1、展形象:声音洪亮,站姿挺拔,自信大方。

2、展内容:讲解清晰,重点突出。语言流畅,礼貌得体。

3、展书写:字体端正,行款整齐。

4、展时效:每次活动不拖沓。

5、听展要求:

 会倾听

 会评价

 有质疑

 有补充

6、自我评价:

本节课我最精彩的表现:

7、本节课我哪里还有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