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致橡树 学案(1)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致橡树 学案(1)第1页



致 橡 树 学案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和品味,理解诗中橡树和木棉意象的丰富内涵。

2. 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3. 进一步了解朦胧诗的特点,多元化品味本诗。

  资料卡片

1. 作者简介

  舒婷,中国现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居住于厦门鼓浪屿。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作品《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2. 朦胧诗简介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是揭露黑暗与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具有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