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第4课 第2框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案(1)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第4课  第2框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案(1)第1页

4.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

(2)记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能够针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经济生活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感悟社会主义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兴趣,会产生一种深入求知的欲望,通过对前几课知识的学习,又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难点:在具体运用中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区别。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展示目标

案例分析: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学生讨论:邓小平的上述讲话说明了哪些经济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