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三 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学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三    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学案第1页

   第2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学习目标定位] 1.熟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要遵循的三个原则。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会正确书写1~36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电子排布图)。

  一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则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

  设想从氢原子开始,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每增加一个质子,原子核外便增加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大多是按下图所示的轨道能量顺序进行填充:

  

  观察分析上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进入能级的先后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 能量最低原则。电子最先排布在能量低的轨道上,然后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轨道上。

  (2)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否完全遵循电子层的顺序?

  答案 由上图可知,从第三电子层开始各轨道不完全遵循电子层顺序,产生了轨道能量交错排列,即产生"能级交错"现象。

  (3)轨道的能量高低主要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答案 各轨道的能量由电子层序数和轨道类型共同决定,各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可由下列公式得出:ns<(n-2)f<(n-1)d

  2.泡利不相容原理

  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内容是: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而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须相反(用"↓"、"↑"表示)。例如,基态氦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可以获得以下几个重要结论:

(1)每一种运动状态的电子只能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