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1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赵庄中心小学 韩玉芬

 一.教学目的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

    学习"总-分-总"的叙述方法,分点把特点突出来;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图片导入。谈谈看到图片后有什么感受?出示本课题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课的大概内容,本课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读第一段思考: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作者又为什么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是"天下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交待了作者荡舟漓江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向往桂林山水的迫切心情,起到了统领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指导朗读,要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3)试背这一段,指名背诵。

  3.学习第二段

  (1)观察图画中的漓江的水。轻声读课文问: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大海的水波澜壮阔,是动的。西湖的水平如镜,是静的,而漓江的水动而不觉具动。通过比较更突出漓江水有奇特的美。)

  (2)朗读第二段,了解每句话的意思。(分小组讨论)

  (第一句讲漓江的水与其他地方的水不同,强调漓江的美有独特的地方;第二句讲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第三句讲荡舟漓江的感觉。)

  (3)指名读课文,画出排比句,读排比句,说说漓江的特点。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

  (4)引读排比句,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5)指导朗读

  ①"真静啊"一句,轻轻地拉长声音,给人以静的感觉。

  ②"真清啊"一句,读轻声,但比上旬的声音稍高些,略带惊奇之感,好像让人看到了"江底的沙石"。

  ③"真绿啊"一句,声音响亮些,饱满些,给人以充满生机的感觉。

  (6)学生仿读后齐读。

  (7)观看图片启发想象漓江水"静、清、绿"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4.学习第三段。

  课文二、三段的叙述方法相似,第三段可以学生自学为主。

  (1)分小组讨论、自学第三段,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决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