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重力、弹力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重力、弹力    学案第1页

重力、弹力

【 学习目标】

1.明确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重力及重心的概念

3.掌握力的图示,会画力的示意图

4.知道形变的含义及产生弹力的原因和条件

5.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

6.理解胡克定律,并能利用胡克定律解决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对力的理解

  要点诠释: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力具有物质性、矢量性、相互性

(1)力的物质性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力可以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比如不接触的电荷、不接触的磁铁,这些物体间也同样有力.它们之间没有离开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着电场或磁场.

(2)力的矢量性

  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之所以称为要素,是因为这三个要素中的任一个发生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是矢量,因此求力时,不仅要写出力的大小,同时还要说明力的方向.

(3)力的相互性

  提到力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关键看研究的对象是谁.A对B有力,B对A也一定有力.

3.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静力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形变),如把物体拉伸、压缩、扭转、剪切等.

(2)动力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从运动变为静止(或使物体的运动速度从小变大、从大变小);或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等,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物体是否受力是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4.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表达力,我们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画力的图示的步骤:

①选定标度(用多长的线段表示多少牛的力).

  ②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刻度.

  ③在线段的一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2)力的示意图:

  即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注意】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不同,力的示意图只表示物体受哪些力的作用及力的方向如何,不需要选定标度严格画出线段的长度.

5.力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