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A版 选修3-3 液体 第一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A版 选修3-3  液体  第一课时   教案第1页

9.2液体教案

课 题 液体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

要求 (1)认识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的现象

(2)掌握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

(3)了解不同液体其表面张力的大小存在差异 教

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液体的宏观性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有流动性),

2、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液体的微观粒子也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液体分子没有固定不变的平衡位置

3、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初步说明液体表面张力现象.

4、了解表面张力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初步说明液体表面张力现象.

2.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运用表面张力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表面张力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

重点   液体的微观结构 教学

难点 液体表面张力形成的原因 教学

方法 "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

方法 环节一 明标自学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 引入新课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的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分子聚集在一起,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又使它们分散开来,我们看到自然界中物质的三种状态:液态、气态和固态,便是由于分子的这两种作用而产生的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为了更好的研究微观分子的排布对物质宏观性质的影响,我们分别研究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固体、液体和气体;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固体,今天,我们来研究液体。

二、 自主学习

预习课本,完成教辅用书P37基础知识梳理

法 环节二 合作释疑 环节三 点拨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