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沪科版选修3-5 原子核的衰变 第1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沪科版选修3-5    原子核的衰变   第1课时   教案第1页

4.2 原子核的衰变

单元(章节)课题 第4章 从原子核到夸克 本节课题 4.2 原子核的衰变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会用半衰期描述衰变的速度,知道半衰期的统计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的探究,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炼的课题 知道两种衰变的规律,能够熟练写出衰变方程 教学重难点 知道两种衰变的规律,能够熟练写出衰变方程。

半衰期的统计意义 教 学 过 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复习导入 居里夫妇在研究室

  在近代化学诞生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放射性并不为人们所知,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实际上早于放射性的发现。1789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发现了铀。1828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发现了钍。但在当时,铀和钍只被看作是一般的重金属元素。直到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许多科学家都兴致勃勃地去研究这类新的、具有巨大穿透能力的辐射现象,放射性才被发现。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

1898年居里夫人从沥青铀矿样品中发现了钋和镭以后,人们才认识到这是一类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并陆续发现了其它放射性元素。 新课教学 一.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元素的放射性与元素存在的状态无关;放射性表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1. α衰变:

2. β衰变: ***中间用单箭头,不用等号

3. γ衰变:在原子核衰变过程中有过多的能量时,就会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所以γ射线会伴随α、β射线同时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