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学案: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导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学案: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导学案第1页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

  2.理解主要功能区的形成及布局特点。

重点:掌握主要功能区的形成及布局特点;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成因。

难点: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成因。

【导】(3分钟)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上接近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请大家思考:为什么我们城市内部的各种功能区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拼图一样拼凑在一起,又是什么力量在无形中控制我们城市这幅巨大的拼图?

【思】(11分钟)阅读课本18-26页,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包括 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 用地和 用地等。

  2.城市功能区

  (1)形成: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是 的,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 。

  (2)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常见功能区:

功能区 分布 特征 住宅区 城市中最为 的 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分为 住宅区和 住宅区 商业区 多位于 、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呈 状或 状分布 工业区 主要分布在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成   [温馨提示] 

  (1)城市三大功能区中,住宅用地比重最大,商业用地比重最小。

  (2)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布局有两大趋向:一是向城市外缘迁移,二是沿交通线分布。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 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 。

  (2)典型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影响 经济

因素 交通便捷程度 影响地租的高低 距离市中心远近 社会

因素 收入的不同 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知名度 种族或宗教 历史因素 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3.发展变化

  (1)城市发展初期:城市的地域范围狭小,功能用地混杂布置,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异。

  (2)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市区的 外迁,原有的工业用地改造为 或其他用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易错警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于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城市功能分区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区在空间中的分布与组合;而城市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等。

【议】(7分钟)学生起立讨论,小组集体商议以上问题,或自己思考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

  1.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类型?

  

  2.这些土地利用类型是如何形成的,它们有没有明确的划分?

  

  3.住宅区有何特点?可分几类?按照什么标准划分?

  

4.工业区有何特点?在布局上有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