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A版必修一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A版必修一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教案第1页



集 体 备 课 教 案

备课教师:顾娜 吴金辉

项目 内容 课题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1. 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2. 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3. 了解税收的含义

4. 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

难点 1.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种类

2.了解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3.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4.理解个人所得税

5.了解税收的作用

6.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

准备 教学

过程

考点疏理  

(一)国家财政  

 1.财政及其作用  

(1)几个重要的概念: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  

①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②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③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注意选择题)  

2.财政的巨大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注意】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财政收入  

(1)含义及其: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形式(分类、范围或内容):①税收收入(主要来源)②利润收入③债务收入④其他收入选择(选择)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基础性的因素。因为国家收入主要依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壮大,税收、利润才有保证,没有经济的增长,就不会有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因此,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②分配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创造的总财富是一定的,国家要的多,企业和个人的分配收入就减少;反之,企业和个人要的多,国家收入就减少。它们是彼此消长的关系。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含义:财政支出就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财政支出的形式(分类、范围或内容):  

  按财政支出的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五大类型。  

  ①经济建设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占据财政支出的首位。在全部经济建设支出中,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的支出占绝大多数,反映了国家财政参与经济建设的重点。  

  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主要包括这些单位的人员经费支出,设备购置、维护及公务费用支出。  

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是指用于政府机关、司法部门、驻外机构、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国防科研方面的支出。  

④社会保障支出  

是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的各种费用。  

⑤债务支出  

用于偿还国家各种债务本息方面的支出。  

【注意】  

国家财政发行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形成财政收入,偿还这些债务属于财政支出。  

5.财政收支的关系--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1)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2)财政盈余: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3)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注意】  

  财政节余并非越多越好,节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的闲置和浪费。财政赤字也并非一定不好,只要适时适度,如在通货紧缩时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就会出现一定的财政赤字,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若赤字过大,就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引发通货膨胀。  

(二)征税和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基本特征:①强制性;②无偿性;③固定性;  

关系:三个基本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①税收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2)增值税  

①含义: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基本税率是17%。  

②意义:增值税不仅可以避免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3)个人所得税  

①含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②税率: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③特点: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④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⑤计算方法 :应税所得额(工资收入-2000)×税率(P80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注意】  

(1)纳税人与负税人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判断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是纳税人的标准: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税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赖依存在和实现其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  

  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有了收入,才能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①偷税  

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缴税款的行为。如伪造、销毁、涂改帐本和票据,隐瞒销售收入等。  

②欠税  

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③骗税  

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④抗税  

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3)公民要增强税收监督意识  

公民是国家税收的最终负税人,应自觉增强税收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监督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行为,关注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检举,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