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教案2 (1)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教案2 (1)第1页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教学目的:

 1. 巩固学习钠、铝、铁等金属的主要性质,强化训练。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3

1. 金属概述(A)

⑴ 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

  金属元素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大部分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电子,金属元素原子半径比同周期的非金属原子半径大,故金属原子易失去电子。

⑵ 金属分类

按金属密度 轻金属:ρ<4.5 g/cm3 如Na、Mg、Al等

重金属:ρ>4.5 g/cm3 如Zn、Cu、Pb等

按冶金工业 黑色金属:Fe、Cr、Mn﹙3种﹚

有色金属:除Fe、Cr、Mn以外的金属

⑶ 物理通性

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金属都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电、热的良导体。

⑷ 金属活动顺序表

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Al Mn Zn Cr Fe Ni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还原性) 强 ----→ 弱 金属阳离子的电子能力(氧化性) 弱----→ 强 与氧气化合 常温下易被氧化 常温下缓慢被氧化 加热被氧化 不能 与水反应置换 常温下 加热时 不能置换 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 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 不能置换 与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等)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只与王水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