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教案第1页

"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以DNA模型的建构为依托,通过"分析原型---模型假设---模型检验---模型应用"的过程式教学,尝试模型建构的科学方法,通过对DNA分子结构原型的分析过程,体验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美国教育学家克莱恩曾经说过:"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先做后辨认,或是一边做一边辨认。"教学中让学生在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学具动手构建模型,然后通过师生或生生的互评,水到渠成得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达到在探究活动中掌握知识的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中体现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生本教育"理念,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是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作为遗传物质的DNA分子必需有特定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同时理解DNA的分子结构,既有助于从分子水平理解基因的本质,同时也是学习后面的"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等内容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生物学科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知识目标的任务不是很难,相对来说其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通过科学史渗透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教育,二是通过运用学具构建模型培养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本节内容安排二课时,这里呈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安排DNA分子结构特点的拓展和有关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计算和应用。

三、学习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他们自然会产生"DNA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怎样的结构?"这样的疑问,而这正是促成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奋点。此外,学生在初中科学和必修一的学习中已掌握了核酸的元素组成和基本单位等知识,日常生活中也有相关的经验积累,这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

  学生更擅长于形象直观思维,其空间想象力不足,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有必要利用学具进行直观的模型构建,以增强其理解力,培养动手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DNA的分子组成,概述DNA分子结构及其特点,阐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能力目标:参与对DNA分子原型的分析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模型的建构过程,培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到多学科合作研究的重要性,感悟DNA双螺旋结构对称、简洁、和谐的科学美,体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感悟科学研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二人一套):分别代表磷酸基团、脱氧核糖、碱基的纸板各20个,透明胶带,剪刀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