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四首(其三)》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四首(其三)》教案第1页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每句诗的意思,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

2. 教学重点/难点

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每句诗的意思,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1200多年前,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2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百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诗.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

2、学生自读。

3、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

4、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请两组)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第一句

(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