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导学案第1页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 三(3) 课 题 25、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 主备教师 副备教师 曾钦贤 上课时间 2014 年 12 月 12 日星期 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熟记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本,理清条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道理,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重于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点 熟记生字词,能流利的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 感知课本,理清条理。X k B 1 . c o m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法运用 放手自读,适当引导、点拔。 学法指导 多读多想、联系生活实际、合作探究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检查预习) 谈话导入

1、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武器,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 1、认真思考。

2、深入主题。

3、齐读课题。 引入主题 初

(初步探究) 初感课本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抓住重点词句。(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新 课 标 第 一 网

3、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品读生字。

2、朗读课本。

3、边读边划出重点词句,并与同学交流。

4、概述课本,领悟道理。 1、熟记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本。

2、整体感知课本内容,理清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