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上第三章海洋与陆地 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粤教版七年级上第三章海洋与陆地 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第1页

 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海陆变化和对火山、地震的认识。教材以阅读材料引出海陆变迁现象和板块运

动理论,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板块运动与地球海陆变化及火山、地震分布的关系,最后通

过资料收集、漫画展示及角色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地震灾害,掌握正确的防震避震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化,包括各种不同的作用。

(2) 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闻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3)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感知、实验、分析、归纳、表达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注重观察、发现、分析、判断、实例检验这一学习方法的培养,实现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读图、活动、实验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实现从单一认知方式向多元认知方式转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海陆变迁的实例,树立海陆是不断变化的唯物主义科学观点,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

(2) 利用"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真理而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精神,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3) 利用板块运动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三、教学重点

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

四、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五、教法建议

1、建议教师最好用一系列令人信服的事实证明海陆在变迁。

2、在了解地震时可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来体验地震发生时应如何自救与互救(教师可以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六、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七、教学案例:

导入新课: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为什么能够在高山之颠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都各抒己见,哪些同学的观点比较准确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会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由学生讲述成语"沧海桑田"的故事。教师说明沧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可见,海陆的变迁早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所觉察和认识。在地球上,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又变为沧海的实例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