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送李愿归盘谷序 2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送李愿归盘谷序  2课时 教案第1页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送李愿归盘谷序 2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文中相关的字词及句式

2、了解唐代知识分子对待人生、仕途的不同态度,

3、理解作者因仕途坎坷而流露出的不遇之叹和不平之鸣

4、鉴赏文章巧妙地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和虚托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对照注释,自由阅读课文,圈出难理解的词、句子。

2、熟读成诵,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

3、师生互动,解决相关疑难词语、句子,老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由学生讨论回答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以及作者的隐逸情怀

课时 2

过程:

一、导语

苏轼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欧阳公言,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余亦谓唐无文章,唯韩退之《送李原归盘谷序》一篇而已。"是什么样的魅力让苏轼做出这样高的评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序言简介

古代散文中,序文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文体,序也作叙或绪 ,是依条理叙述的意思,赠序是古代序文的一种,朋友离别,送别者常会赠予对方一篇序,以表达惜别之情或勉励、祝愿之意,这就是赠序。

三、题解

李愿是韩愈的好朋友,生平不详。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冬,韩愈在长安等候调官,因仕途不顺,心情抑郁,故借李愿归隐盘谷事,吐露心中郁抑不平之情。首段叙述盘谷环境之美及得名由来。结着三段借李愿之口,运用两宾夹一主的手法,写了三种人:声威赫赫的显贵、高洁不污的隐士和趋炎附势的官迷,于映衬、对比中表达他对官场腐化的憎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古人在朋友临别时,常常赋诗为赠,"序"是阐述赠诗的缘由和意旨的。本文末段"歌曰"以下就是赠诗。歌辞极言隐居之乐,立意深刻而善藏不露,句式偶俪而富于变化,流畅生动,和谐可诵,有一唱三叹的情致。相传苏轼最爱此文,评价很高。

四、分析文章

(一)自由阅读文章第一段,老师圈出重要词语,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的语意,推敲该词语的意思。

(一)、重要词语

⑴太行之阳有盘谷(山的南面) ⑵草木藂茂,(读音同cóng 聚集)

⑶居民鲜少。(xiǎn 少) ⑷谓其环两山之间,(通"为" 因为)

⑸或曰:是谷也(有的人)

(二)古今异义

隐者之所盘旋( 古意:任免、升降)

(三)一词多义

太行之阳有盘 (的)

谷盘谷之间 (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