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化学学案:人类对配合物结构的认识(选修四 )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化学学案:人类对配合物结构的认识(选修四 )第1页

 专题四 第二单元 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

 第1课时 人类对配合物结构的认识

 【学习目标】

1. 理解配合物的概念、组成;

2. 掌握常见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及其成因;

3. 掌握配合物的性质特点及应用。

 【课前预习】

 1、孤电子对:分子或离子中, 就是孤电子对.

2、配位键的概念:在共价键中,若电子对是由 而跟另一个原子共用,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配位键。成键条件:一方有 另一方有 。

 3、写出下列微粒的结构式

   NH4+ H3O+ H2SO4 HNO3

【活动与探究】

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2mL5%的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振荡,观察。

现象:

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2:取5%的氯化铜、硝酸铜进行如上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原理。

结论:

【交流与讨论】 在水溶液中,Cu2+与4 个NH3分子是如何结合生成[Cu(NH3)4]2+的?

 ⑴ 用结构式表示出NH3与H+ 反应生成NH4+的过程:

 ⑵ 试写出[Cu(NH3)4]2+的结构式:

【归纳总结】配合物

1、 概念:由提供 的配位体和提供 的中心原子以 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信息提示】配合物的内界外界

 

 ①中心原子--配合物的中心。

    常见的是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如:

              (也可以是主族元素阳离子,如: )

②配位体--指配合物中与中心原子结合的离子或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