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教学设计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教学设计第1页

"我也会送你一车新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积累表示"看"的词语;能照样子填写表示人物说话时神态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保罗两次都想错了,他错在哪里。

3、 懂得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教学重点:

1、了解保罗两次想错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男孩神态、语言等的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给予"的含义,懂得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给予才是快乐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 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班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谈话引入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 深入学习

四 回到整体

1、(出示图:轿车)这是一辆崭新的轿车,指名读词语:轿车。积累带有"乔"的形近字。

2、这辆崭新的轿车从哪儿来的呢?老师来告诉大家,听写一句话。

保罗在圣诞节前收到了一辆新轿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出示:句子 学生校对

3、这辆车给保罗带来了便捷和快乐,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填空:( )在圣诞节前收到了( )。他遇到了( )和( ),他们三个人一起( )。

2、指名交流。

板书:

保罗 小男孩 小男孩的弟弟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请学生纠正读错的字、词、句。特别是多音字:"给予"的"给"读jǐ

"给予"是什么意思?

1、课文中保罗两次对小男孩产生了误解,请你快速读读文章,找出相关语句,用波浪线划出来。

2、生交流:

(一)第一次误解

出示: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得哥哥。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惊讶。

(1)出示句子:

"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2)读读句子,思考:省略号省略了什么?"那样"是指什么?保罗为什么十分惊讶?

(3)抓住"惊讶"一词,进行朗读训练。(出示有提示语的句子)特别关注一下提示语中的:点点头、惊奇得瞪大眼睛。请学生做做动作,自由地读一读,感受一下提示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4)指名交流,朗读

训练:小男孩( ):"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二)第二次误解

过渡:当小男孩说这句话的时候,保罗又笑了。

出示:保罗笑了,这回他知道这个小男孩想干什么了,但他又想错了。

1、指名读课文的5-8小节,打量是什么意思?这也是一个表示看的词语,能再说几个表示看的词语么?(注视、俯瞰、仰望、凝望)

2、自由朗读5--8节,想想保罗为什么笑了,他猜想小男孩想干什么?

3、小男孩到底想干什么呢?(出示:第9节)

不理解的同学要多读几遍,指名回答:小男孩想像保罗的哥哥一样,将来送一辆新车给弟弟。

4、小男孩的这句话,就是本文的课题:出示课题:"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5、齐读课题,思考引号的作用,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提示:小男孩为什么要送弟弟一辆新车?(弟弟残疾了,需要用车来代步)

6、小男孩想要送的只是一辆车么?(小男孩不仅要给弟弟一辆新车,更重要的是要鼓舞弟弟生活的勇气。)

7、这辆车还包含了什么?(包含了哥哥对他深深的爱)

1、教师串读课文

 学生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再次感悟文本

  老师读提示语,你们要按照老师的提示语来读,读出相应语气。

2、师总结:

  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一个道理--(出示:给予是快乐的)

  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说说你的体验。

听写句子

自由读课文

指名交流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指名交流

指名交流

指名读课文

自由朗读5--8节

齐读课题

指名交流

指名交流

指名交流

初步了解课文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帮助学生在初读课文之时,从整体上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形成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

在研读时,抓住语言文字,进行朗读、思维、想象说话等的训练,有效突破重点、难点。特别是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深入探究人物内心世界,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在对比中认识到任务品格的特点,从而感受文本之道。

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融入文本,真情写作,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