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4.3《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新人教必修1)
地理:4.3《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新人教必修1)第1页

地理必修1人教新课标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案

学习目标:

1. 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 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学习重点:

1. 河流的三种侵蚀作用和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

2. 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和形成。

3.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学习难点: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及其区别;河谷的形成过程;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协作探究 图文分析

学习过程: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河流地貌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 ,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 和

,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 有关。

(一) 侵蚀地貌

时期(部位) 作用过程 地貌类型 发育初期(上游山地) 以向 和向 侵蚀为主,

使河谷不断 和 。 型谷 中期(中游) 向 的侵蚀作用减弱,向

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在

侵蚀, 堆积。 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展 成熟期(中下游平原)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型谷 思考:1.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观中有"攻位于讷"(讷: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这种风水观有其科学性吗?

 2.长江三峡是怎样形成的?

(二) 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 减弱的情况下,会 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包括 、 和

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