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岳麓版】[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岳麓版】[学案]第3页

(2)实现

①时间、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

②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③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3)意义: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正式成立,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2.高潮--北伐战争

(1)时间:1926年7月~1927年3月。

(2)对象: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3)主要成果:歼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失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制造"四一二"(大革命局部失败)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全部失败),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失败原因

①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②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教训: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补充:历史概念--"左"倾与右倾

(1)"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等。

(2)右倾:是保守主义、投降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3)"左"倾和右倾都是主观主义。因此,既要反"左",也要反右。

3.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三、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

1.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

①背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②南昌起义:1927年8月,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教训:夺取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

(2)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补充:1.文家决策

文家市决策 :秋收起义后,起义部队被迫退守文家市,在这重新制定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史称文家市决策,在转移的过程中进行了有名的三湾改编。

2.三湾改编

主要内容:第一,整编部队,把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一个团,下辖两个营十个连,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

第二, 党组织建立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排有党小组,班有党员;营、团以上有党委,全军由毛泽东领导前委,从而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破除旧军雇佣关系;并初步酝酿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