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单元整合提升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单元整合提升 学案第2页

土地制度 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君主私有土地等多种形式并存 经济政策 大多采用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二、近代前夜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并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但这种辉煌实质上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鼎盛,相对于工业文明来说,它实际上是一种落后的文明。此时中国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未能顺利发展,其阻碍因素有:

  1.市场因素: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全国范围内仍占据主导地位,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其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同时,农民贫困,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闭关锁国政策又很难形成海外市场。

  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政策,使得地主商人把赚来的钱往往用于买田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3.制度因素: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根本原因。

  4.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些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5.思想文化因素:明清政府厉行文化专制,传统的重本轻末的观念和习俗。

  阶段性测试题一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俞森的《荒政从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中国古代(  )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

  B.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C.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