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5第1章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材分析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5第1章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材分析教案第3页

  本节教材的内容呈现比较直观、简洁,主要通过一个分类图、一个表格和一个练习(学与问)来完成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

  作为本节课的科学方法,分类的思想和意义已经在必修1中被学生所认识,因此教师本节课关于分类方法的教学应侧重在两个方面的引导:一是为什么要用分类的方法来研究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二是怎样的分类方法更有利于人们认识有机物?(分类的科学性)。对于前者,教师可以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已超过2000万种的事实来启发学生,后者可以结合有机化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思想:结构决定性质,而官能团是决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结构相似,化学性质也相似。因此在不同的分类方法中按官能团分类最有利于人们举一反三地认识更多的有机物。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分脂肪烃和芳香烃,脂环化合物和芳香化合物两组四类概念。另一方面,通过对必修2的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学习,学生也认识了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羟基、羰基、卤素原子、羧基等官能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温故知新的方法,结合表1-1,重点介绍学生未接触过的酚、醚、酮的典型代表物及官能团。在教学中要注意落实官能团的名称和结构简式的书写,对个别重要的官能团(如碳碳不饱和键、卤素、羟基等)还可以拓展书写电子式,但不需要拓展官能团的特征性质(留待后面各章节再具体学习)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 教学重点:①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② 同分异构现象

* 教学难点: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正确书写

*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是对必修2碳原子成键特征和同分异构知识的归纳、拓展和提升。对于有机

物的空间结构和碳原子的成键特征是不少学生的易错环节,具体表现为不理解二卤代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