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教研课《第14课:故乡》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
免费下载教研课《第14课:故乡》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第2页

  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故乡》的素材源于鲁迅1919年12月回故乡的亲身经历。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买下了西直门内,八道湾11号的住宅,结束了长期的会馆生活。同年12月,鲁迅离开北京回到故乡绍兴,打算接母亲及家眷到北京。

  在故乡期间,鲁迅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这期间,他幼年的伙伴、"闰土"原型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却已满脸皱纹,面容憔悴,引起了鲁迅的深切同情。

  这次回故乡,鲁迅目睹了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内心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3.语基积累

  (1)生难字

  阴晦(huì) 猹(chá) 祭祀(sì) 弶(jiàng) 秕(bǐ)谷

  鹁(bó)鸪 獾猪(huān) 胯(kuà)下 潮汛(xùn) 颧(quán)骨

  髀(bì)间 伶(líng)仃 鄙(bǐ)夷 嗤(chī)笑 瑟(sè)索

  寒噤(jìn) 惘(wǎng)然 潺潺(chán) 恣睢(zì suī)

  (2)重点词语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如许:这么些。

  潮汛:一年中定期上涨的潮水。

  苏生:苏醒,复活。

  愕然:吃惊的样子。

  鄙夷:轻视,看不起。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Z§X§X§K]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恣睢:任意胡为。

第二课时

  一、初步感知

  1.文题探讨

  "故乡"不仅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而且为人物提供了特定的活动场所和环境。全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围绕故乡的变化来组织材料,安排情节,揭示主题。

  2.分层解读

  第一部分(第1~5段):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心情,并且交代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和目的。

  第二部分(第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

  第一层(第6~8段):写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以及"我"与母亲商量搬家的事情。

第二层(第9~33段):"我"回忆了与少年闰土的交往和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