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三下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
人教版(新) 三下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第2页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 揭示面积的概念。

2、 首先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活动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揭示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其次课件展示封闭图形也有大小,进一步补充完整面积的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摸一摸"、 "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的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因为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单位,对于为什么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是必需知道的。因此,我在本案例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实验在"做"中学到,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有些内容如有条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当然好,但也有些内容如本案例中的认识面积单位,与其使用多媒体不如使用常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真实感受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获得的是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例如:在本案例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机会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面积单位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先出示两张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卡纸,比较:谁的面积大?(指名回答)

   学生通过观察一眼就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师:那除了用观察法来比较,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引出重叠法。

   再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黄纸和绿纸面积的大小。

   再继续比较,不能直接观察的两个长方形怎样比较?(指名演示)

 师:指出(用重叠法比较,不能完全重合,无法确定它们面积的大小。那请你们想一想有没有其它什么办法能比较出他们的大小。

这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在学生汇报各种比较方法的过程中酌情引导,使学生明确用观察和重叠的方法比较面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当红绿两张卡纸通过观察,重叠后发现还是很难说出谁的面积大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