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5.3-5.4 蒸汽的力量 走向整体的世界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5.3-5.4 蒸汽的力量 走向整体的世界 (学案)第3页



四、思维训练

材料一 棉纺工业出现后......曼彻斯特才变成为城市......沃斯特运河的挖掘使曼彻斯特居民有可能买到廉价的煤。默西运河的挖掘使它同利物浦的贸易往来更加方便和更加有规律......当机械化终于出现的时候......人口增加以明显的速度加快。曼彻斯特在1790年有5万居民;1801年有9.5万居民,......人口增加主要是迁移的结果,许多工人是从邻近诸郡来的,是棉纺工业中较高的工资吸引来的。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二 有一首诗讲到了纽伯里(英国)的杰克,他在16世纪初建造起自己的房屋,安装上200多台织机,雇用了大约600个男子、妇女和儿童来进行操作。

在一个长长的大房间里,竖放着二百台非常坚固的织机;确实,有二百个男子,在操作这些排成一长行的织机。每台织机旁,坐着一个机灵的男孩,正高高兴兴地把线绕在筒管上。......接着,人们又走进一个房间,那里有一些衣着破旧的孩子:全都坐着拣羊毛,从粗羊毛中挑选出最纤细的。......在另一地方,杰克正暗中监视着整整五十个规矩的男子,这些人个个都是剪羊毛者。

--《全球通史》

材料三以机器或以机器协作为基础的工厂,具有强大的生产率优势,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产品,产品价格的持续下降最终使建立在手工劳动基础上其他生产组织形式难以维持而被淘汰,同时也最终实现了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彻底分离。使英国由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大机器生产,实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并使由原来农业占优势逐渐变为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使"手工劳动时代"进入"蒸汽机时代"。 --《蒸汽的力量》

材料四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描述英国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工厂"时写到: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