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第5页

第三单元 第3课时 总第40课时 备课人:王金周 复备人: 内 容       琥珀 教

标 知识能力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 前俯后仰、淹没、澎湃、黏稠、推测、松脂等词语。   2.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能力。 情感

态度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   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 难点 的依据。 教法 点拨、指导 教 具     课件 课型      新授 学 具

程 集体备案   一、板书课题,复习导入

  揭题,板题并出示学习目标。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

  三、交流前置性作业单

  四、自学交流,合作探究

  1.教师出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思考:琥珀是什么?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琥珀有何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

  (1)自己拿不准的字音或不理解的词虚心向班上任何一位同学请教,答对者给小组加分,激励同学自学、上进的意识,增强小组荣誉感。在同学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第3个思考题,小组议答,全班交流。

(3)交流前置作业第二题。(琥珀是古代松柏

树脂的化石。本文所讲的琥珀里面裹着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像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五、展示、点拨

  1.(电脑出示琥珀图片)学生对照图片,练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听课文录音,动画显示琥珀形成发现的过程,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比说话

  学生复述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

  六、当堂训练

  配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