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5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章末总结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5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章末总结 学案第3页

知粒子的质量数为14+4-17=1,其电荷数为7+2-8=1,即未知粒子是质子(H);对B,未知粒子的质量数为27+4-30=1,其电荷数为13+2-15=0,所以X是中子(n);对C,未知粒子的质量数为2+3-4=1,电荷数为:1+1-2=0,X也是中子(n);对D,未知粒子质量数为90+136+10-235=1,电荷数为38+54-92=0,X也是中子(n),故方程中X是中子的核反应为B、C、D,其中A、B为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二、半衰期及衰变次数的计算

1.半衰期:大量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公式:N余=N原()n或m余=m原()n,

其中n=,τ为半衰期.

2.确定衰变次数的方法

(1)X→Y+nHe+me

根据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得

A=A′+4n

Z=Z′+2n-m

两式联立求解得α衰变次数n和β衰变次数m.

(2)根据α衰变和β衰变(β衰变质量数不变)直接求解.

例2 (多选)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变长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答案 CD

解析 半衰期的时间与元素的物理状态无关,若使某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不变,故A错误;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产生的,故B错误;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故C正确;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每经过一次α衰变质子数少2,质量数少4;而每经过一次β衰变质子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可知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故D正确.

针对训练2 放射性元素U衰变有多种可能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是先变成Bi,而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