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 选修4 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2)
2018-2019学年人教版 选修4 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2)第4页

【提问】

(1)上述实验现象说明相同条件下醋酸与盐酸溶液中c(H+)不同,你能解释原因吗?

(2)醋酸是怎样电离的?(投影)

(3)上述v-t图体现了CH3COOH在水中的电离有什么特点?

(4)影响CH3COOH的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怎样证明CH3COOH是弱酸?

【实验指导】指导学生完成下列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及原因。组织学生交流、归纳。

【学生归纳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H4固体,由于醋酸根离子浓度的增大,导致醋酸溶液的pH值增大,而盐酸中,加入NaCl,溶液的pH值不变。

【学生归纳2】

 盐酸中加入少量CH3COONH4固体后由于c(CH3COO-)增大,结合了部分氢离子,使溶液中c(H+)浓度下降,与镁反应产生气泡的速度减慢,剧烈程度减弱。

【提问】从这些实验中你能说明什么问题?

【小结】(投影)

1.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

2.写出能证明CH3COOH是弱酸的方法

【及时对各小组的验证方法组织互相评价】

【投影】

(1)分别取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Cl和CH3COOH溶液,比较其导电性。

(2)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Cl、CH3COOH溶液的pH值。

(3)对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Cl、CH3COOH溶液与接触面积相同的Mg带或NaHCO3粉末反应的速率.

(4)测定0.1mol/L的醋酸的pH,pH>1

【课堂练习】

(1)课本P59-问题解决设计实验比较0.1mol·L-1NaOH溶液与0.1mol·L-1的NH3·H2O的电离程度

(2)课本P65-7分析氯水成份,设计实验方案促使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氯水成份:

促使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的方法(至少3种)

【课堂检测】

欲使CH3COOH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且增大c(CH3COO-),可采取的措施是(至少3种)

 相互交流,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常见的强弱电解质

 阅读课本P59,

 学生上黑板用化学平衡的v-t图描述CH3COOH在水中的电离情况

 学生上黑板写出醋酸的电离方程式

 讨论得出电离平衡时的特点

 分组讨论-实验探究

【探究性实验1】

 酸液中加对应的盐

(1)测0.1mol·L-1HCl和

0.1mol·L-1CH3COOH的pH值

(2)在0.1mol·L-1HCl中加入少量的NaCl固体,再测pH值

(3)0.1mol·L-1CH3COOH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铵固体,测pH值

【探究性实验2】

速度对比实验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1mol·L-1HCl10mL,再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铵固体。再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表面积、大小均相同的镁带。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思考、小结

学生举例说明影响因素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四人一组,分组讨论,书写方法,实物投影展示验证方法。

 各小组间互相评价,归纳可行、简单的方法。

 体验成功,

 归纳整理实验验证方法,并交流得出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

 测定0.1mol/L的醋酸的pH,pH>1

 【体验探究】

 交流讨论可行方案,并用实验验证:

 测0.1mol·L-1NaOH溶液与0.1mol·L-1的NH3·H2O的pH值

 学生上黑板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氯水的成份

 相互评价,并交流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的方法:加水、通入氯气、光照、加入NaOH、NaHCO3、Mg等能与H+反应的物质....

 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师生小结:

 加入Zn粉、升温、

 加入NaOH、加入Na2CO3

 加入Na2O等

  引导学生从醋酸与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而氢离子浓度不同的角度分析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

让学生知道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也能适用于电离平衡

让学生知道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书写方程式应用""。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证明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通过速率对比实验证0.1mol·L-1HCl中加入少量的

CH3COONH4固体会减小c(H+),从而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进一步巩固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进一步巩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加深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否完全电离。让学生知道相同条件下的醋酸和盐酸因为c(H+)不同,所以导电性不同,pH值不同,与酸反应的速率不同

让学生理解只需比较相同条件c(OH-)即可。

进一步理解化学平衡的适用范围,知道HClO也是弱酸

检测课堂效果。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