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案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教材简析]观察物体是认识和了解被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结构的重要方法。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安排的第一次观察物体的教学,主要是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 结构简单的物体,引导学生从前、后、左、右等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思考,进一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能根据具体情境辨别物体的形状是从哪个位置观察到的,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能通过物体的位置、大小、形状变化判断物体的简单运动过程。

  2.使学生通过判断、观察物体的位置,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感受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及位置的变化过程,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察。

  3.使学生能独立思考、主动交流,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日常生活里的数学现象和内容。

  [教学重点]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难点]判断物体形状完全相反的观察位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回忆激活。

  (1)回忆:小朋友在上节课学习了观察物体,你还记得学到了什么?

  (2)交流:站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看我们的教室,有什么不同。

  得出:观察者的位置不同,看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同。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观察物体,进一步感受观察物体的经验、知识。

  二、做做说说。

  1.练习十五第2题。

  出示图,让学生分别说说观察桌上的什么物体,每幅图中的两人各在什么位置观察的,看到的形状会一样吗?想一想,连一连。再集体交流。

  指出:在确定各人看到的是哪个形状时,要看他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想想他看到的上下、左右各是怎样的,形状会是什么样的。

  2.练习十五第3题。

学生读题,说说你知道题里说的一件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