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5 第十九章 第7、8节 核聚变 粒子和宇宙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5    第十九章 第7、8节 核聚变 粒子和宇宙  学案第3页

  大得多,故B正确;裂变反应的条件是裂变物质的体积达到临界体积,而聚变反应的条件是原子核间距达到10-15 m,故要求有足够大的动能克服原子核间的斥力做功,故C错误,D正确。

粒子和宇宙   [探新知·基础练]

  粒子的发现

  (1)"基本粒子"不基本:

  直到19世纪末,人们称光子、电子、质子和中子是基本粒子。

  (2)发现新粒子:

  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37年发现了μ子,1947年发现了K介子和π介子及以后的超子等。

  (3)夸克模型:

  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粲夸克、底夸克、顶夸克;它们带的电荷分别为元电荷的+或-,每种夸克都有对应的反夸克。

  [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

  1.质子、中子不能再分。(×)

  2.反粒子与粒子有相同的电量,但电性相反。(√)

  [释疑难·对点练]

  1.物质的结构

  (1)粒子世界:

  ①电子、质子和中子:直到19世纪末,人们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后来发现了电子、质子和中子;

  ②新粒子:1912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赫斯对宇宙线研究,发现一些新粒子。人们用高能加速器进行实验;发现了更多新粒子,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37年发现μ子,1947年发现K介子和π介子及以后的超子、反粒子等。

  (2)粒子的分类:已发现的粒子分为三大类:媒介子、轻子和强子。

  (3)夸克: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提出了强子的夸克模型,认为强子是由夸克构成的。

  2.宇宙的演化

  研究微观世界的粒子物理、量子理论,与研究宇宙的理论竟然相互沟通、相互支撑。

  3.恒星的演化

当恒星核能耗尽时,就进入末期,恒星的末期形态主要有:白矮星、中子星、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