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人民选修一讲义:专题二 商鞅变法 2-1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人民选修一讲义:专题二 商鞅变法 2-1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2.可能性

(1)秦国统治者热衷于改革

①秦献公下令废除用人殉葬的恶习,迁都栎阳,允许在国都内进行商业活动。

②秦孝公进一步进行社会改革,向全国发出"求贤令",吸引各方有识之士。

(2)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的主张,得到秦孝公的赏识。

知识点三 强国之术

1.主要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2.中心环节:发展农业和厉行"法治"。

3.主要内容

阶段 内容 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6年) (1)实行什伍、连坐制度:什伍之内相互有告奸、举盗的责任,隐瞒不告的,就要同罪连坐 (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①生产粮食布帛多者免除赋役;②凡从事工商业或做事懒惰而致家贫者,罚没官奴;③严禁私贩粮食,提高对商人的收税标准;④以优惠政策吸引他国百姓来秦国开荒 (3)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①军功越大,爵位越高;②贵族没有军功不再授爵;③对私斗者,按罪处罚 第二次变法(公元前350年) (1)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 (2)推广县制: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县制 (3)统一度量衡 (4)"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①禁止请客行贿之风,奖赏对国家有贡献的人;②推行"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共居 [误区警示] 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

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小农经济,巩固地主阶级的政权,有利于增强秦国的综合国力,为秦国灭六国奠定了基础;但这一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商或轻商的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