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梳理与疑难导析: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高中生物知识梳理与疑难导析: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第4页

室进入左室。这说明缬氨酶素起到K+的载体作用。如果在右室的溶液中加入Na+,则Na+不能从右室通过膜进入左室,这说明缬氨酶素不能作为Na+的载体,说明一种载体只能运输同一种物质或同一类的物质。

探究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挖掘准确的信息,此题中有三个重要提示:第一是涉及到蔗糖与食醋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要认真分析;第二是"开始大蒜呈现萎缩,糖醋汁液面上升",这就意味着细胞失水已经超过极限,导致细胞死亡;第三是"两天后,糖醋汁液面下降,大蒜细胞呈现膨硬,品尝蒜瓣出现酸甜味道",说明两种物质都进入了大蒜细胞。

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花生种皮)。而选择透过性膜是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当细胞死亡时,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因此,半透性与选择透过性是两个明显不同的概念。

问题导思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实验过程中还可以考虑以下问题:

(1)植物细胞为什么不会由于过多吸水而胀破?

(2)动物细胞是否有质壁分离现象?

(3)如果洋葱表皮中某几个紫色细胞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或有的细胞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在清水中不能复原,这是什么原因?

典题导考

绿色通道:此题的易错点不是在于知识的难度,而是在于对新题型的认识把握上。所以要求学生要正确分析题目,理解知识点,正确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典题变式:在马铃薯中用打孔器打出两圆柱体块P和Q,P在蒸馏水中放1 h,Q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放1 h,将处理的圆柱体放回原来的孔,结果P不合适,但Q刚好合适,原因是( )

A.P吸水膨胀,Q失水萎缩 B.P失水萎缩,Q吸水膨胀

C.P吸水膨胀,Q水分平衡 D.P水分平衡,Q吸水膨胀

答案:C

绿色通道:要善于从给定的材料中找出考查点,并与所学的知识相联系,找出问题的切入点。本题的考查点就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典题变式:利用高浓度的盐水杀菌的原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