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案(部编本八年级上册2017新人教版历史)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案(部编本八年级上册2017新人教版历史)第2页



活动2

【讲授新课】

一、鸦片之祸与虎门壮举

1.战前的世界

通过对中国古代史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回顾,把19世纪的中国同欧洲国家比较,(出示世界地图)

师问:中英两国远隔重洋,相距如此遥远,为什么英国会在十九世纪中期发动对中国的战争?

(出示中英对比表格让学生清楚的了解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英国的状况)

师渡: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英国最早并不是想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国门,而是用正当的商品。如:呢绒、布匹等。

2.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

但是为什么英国的商品在中国很难卖出去呢?

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

首先提问:"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在学生充分议论的情况下,教师加以归纳指出: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而四处扩张,广阔的中国市场就成为它首选的对象。英国曾经采用外交、贸易等手段想打开中国的大门都未能遂心如意,后来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当时拥有鸦片专卖权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其鸦片每箱成本200多卢比,1817年在市场上的拍卖价为1785卢比,在中国的卖价为2618卢比,差额833卢比,折合银元400元或白银280多两。)于是英国积极向中国走私鸦片。

3.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危害

指导学生看课文楷体字部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再概括归纳:鸦片是一种用罂粟汁熬制而成的麻醉毒品。人一旦吸食鸦片就不易戒除,一染上毒瘾,则使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教师出示《炮子谣》请同学朗读:(请君莫畏大炮子,大炮才闻几人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老师再解释含义。引用英国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在1773年的宣称:"鸦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除仅仅为对外贸易的目的外,它是不被容许的,明智的政府应该严格地限制鸦片的国内消耗。"在这里,英国资产阶级认为鸦片有害,应严格限制国内消耗;而一方面为了获取巨额利润而鼓励外销。这一目的彻底暴露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无耻和伪善,认识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马克思曾引用英国史学家蒙哥马利马丁的话来痛斥鸦片贸易的罪恶:"鸦片贸易比奴隶贸易更残酷,因为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还折磨他们的肉体。"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库。教师请学生阅读说一说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加以归纳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造成哪些危害;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感想: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给身体以健康,给家庭以幸福,给社会以安宁,给人类以和谐。

4.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

情景假设:你将如何面对这因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局势的问题。在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后,教师再归纳鸦片走私造成银荒兵弱已严重危及清王朝的统治,所以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讲清楚鸦片的危害,林则徐为何禁烟即不言而喻),

看电影,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缉拿烟贩,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罗瑞卿大将参观虎门时说过:"中国近代史就是在这儿首先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虎门就能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林则徐

体现了他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的高风亮节。

江泽民、温家宝都曾引用这句话,表达与国家民族利益与共的气节。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用商品--毒品--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

活动3

二、中英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

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原因

教师提问: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不是。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大门,开辟海外市场

(2)导火线(直接原因):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

2.鸦片战争经过

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P5鸦片战争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

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占香港、进吴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南京条约》。

补充:关天培

3.鸦片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看影片,归纳《南京条约》的时间、内容、条约影响。

以清政府战败的原因作为小讨论的主题,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自由发挥、自我表现的机会。

归纳提示:由于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通过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的机遇,却造成了固步自封、愚昧落后、夜郎自大的心理,结果"落后就要挨打",在战争中吃了败仗。尽管中国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尽管有关天培这样的爱国将土的英勇抵抗,但仍然挽回不了失败的结局,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学生阅读《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将条约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六个字(或"五亿港元");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教师逐一分析《南京条约》带来的影响。(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与学生交流讨论、分析,得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论。

4、鸦片战争影响

影响:(1)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政治地位

半封建:是指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了一定的资本主义成分,但封建制度仍占统治地位。--经济结构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来侵略、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斗争,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及启示

泱泱中华大国,在鸦片战争中,被只有48艘兵舰、10000多名士兵的英国侵略军打败,你认为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失败原因:

内因:清政府腐败、落后。

外因:英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国力强盛。

根本原因:衰败的封建主义无法抗衡新兴的资本主义。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讨论

有人写了一篇《应该感谢"鸦片战争"》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说,时光不可能倒流,历史也不可能改写,但悲剧未改一定不会重演。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开拓未来。为此,我觉得我们应该感谢"鸦片战争"。正是这场战争,使沉睡中的中国猛醒过来。与其说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耻辱,倒不如说,正是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觉醒,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

你认为该不该感谢"鸦片战争"呢?请发表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