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十单元 单元整合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十单元 单元整合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特征 世界处于新旧格局的过渡中,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改革开放后走向世界 表现 经济:各国在调整后,相继走出困境,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推行单边主义

对外:世界多极化趋势,近期一超多强 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开创

政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文化:现代化的科技文教事业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外交:推进全面开放,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重大历史史实 外交:跨世纪的国际格局

政治: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

文化: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市场经济

政治:民主法制建设系列成就

文化:计算机,神舟号飞船,科学与艺术成就显著

外交: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史学前沿〕

  (一)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作用的争论

  (1)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总结了布雷顿森林系对稳定战后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吴晓灵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双挂钩"为世界经济提供了稳定的货币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成功构建,也为当时各国通过合作协商的形式解决争议问题提供了典范。

  (2)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也充分肯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挥的重要作用和至今仍延续的重要影响。朱光耀指出,布雷顿森体系在1973年结束,此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被牙买加体系取代,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个重要机构,继续发挥着全球性的影响。就这个意义而言,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仍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金中夏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后就已不复存在,但其影响非常大。它留给了世界三条重要理论,一是各国都认为应该避免货币的竞争性贬值。二是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应该进行多边合作,这种合作体现为国际经济关系的民主化。三是要建立有序约束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和国际收支的调节应从属于一种强有力的规则,而不是基于某国自愿。

  (二)关于全球化的争论

  尽管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最主要的时代潮流,但国际学术界在对全球化的认识上依然争论激烈。针对全球化,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 以弗朗西斯·福山、大前研一、沃勒斯坦为代表的极端全球主义派,充分肯定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客观事实,认为民族国家正在丧失存在的基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