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4 第一单元第二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 学案(1)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4 第一单元第二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 学案(1)第3页

  A项、B项错误;Na+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为钠原子,析出金属钠,C项正确;若两个电极互换,则铁为阳极,失去电子生成Fe2+,Cl-不能放电,得不到Cl2,一段时间后Fe2+在阴极上放电,则在阴极得到的金属钠中会有杂质铁,D项错误。

  

  

  1.电解时放电顺序判断

  (1)阳极:首先看电极材料,如果电极材料是活性电极(金属活动顺序中Ag以前的金属,包括银),则电解时电极材料失电子,电极不断消耗。溶液中的阴离子不能失电子。如果是惰性电极(如Pt、Au、石墨),则要根据阴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阴离子放电顺序为S2->I->Br->Cl->OH->含氧酸根(NO、SO等)>F-(由于水溶液中都有OH-,含氧酸根难以失电子)。

  (2)阴极: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为Ag+>Hg2+>Fe3+>Cu2+>H+(酸)>Pb2+>Sn2+>Fe2+>Zn2+>H+(水)>Al3+>Mg2+>Na+>Ca2+>K+。

   (1)离子在电极表面失去或得到电子的过程也叫做"放电"。

  (2)在水溶液中活泼金属离子不放电,即K+、Ca2+、Na+、Mg2+、Al3+等不会在阴极上放电,这些活泼金属的阳离子只在熔融状态下放电。

  2.电解池阴、阳极的判断

  

   (1)若电极质量减轻或电极上产生Cl2、O2,则该电极一定为阳极。

  (2)若电极质量增加或电极上产生H2或电极附近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该电极一定为阴极。

  

   如图所示为某学生设计的一个

"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硫酸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