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一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一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1)材料一体现的手工业经营形态是什么?有何特点?

  [教你读史]

  "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反映了家庭手工业的生产特点。

  [提示] 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

  特点: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材料二] 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

  --《礼记·王制》

  [材料三] 方今其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传》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具有怎样的特点?

  [教你读史]

  "不贰事,不移官"指不兼做他事,也不能改变行业,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三服官"指汉官名,主作皇帝冠服,亦体现了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提示] 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

  特点:国家支持、规模大、分工细、受政府控制等。

  [材料四]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3)材料四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出现在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中?能否说明当时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为什么?

  [教你读史]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说明资本主义性质雇佣关系出现。